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振华[1] 李学平[2] 

机构地区:[1]山东省滨州市农业局,滨州256600 [2]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出  处:《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8期78-79,共2页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摘  要:文章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试验田、藤柳林、芦苇地和石榴林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盐碱地土壤无机磷各形态以Ca_8-P、Ca_(10)-P和A_l-P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的77.41%,其中以钙结合态磷所占的比例最大,即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含量是以钙磷为主。石榴林由于在土壤中加入了石灰质改变了土壤的特性且对土壤中A_l-P含量影响较大,A_l-P含量高达205.0 mg/kg,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盐碱地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中O-P和Ca_8-P含量相差不大,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O-P和Ca8-P含量影响较小。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不同利用方式 无机磷组分 

分 类 号:S153.61[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