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和声标记法的发展、完善与相关概念辨析——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为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桂升[1] 王东涛[2]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  处:《中国音乐》2016年第3期166-176,共11页Chinese Music

基  金:教育部2013年规划基金艺术学项目"杨儒怀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YJA760046)资助

摘  要: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的标记体系是功能标记与音级标记的结合,对其标记原则进行归纳整理之后,不难发现其中有标记不清或有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在和声研究过程中,一旦在作品的某些部分要求对各种复杂的和弦各个组成音做精确定位时,仅仅依靠这些标记就显得远远不够。顺应本教材的标记逻辑间借其他教材的优点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将使得这套标记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结构和弦的准确表达,同时也能将附加音、具有主题意义的和弦外音甚至和声中具有主题及风格意义的旋律、和弦关系纳入其中。这种新的标记既能更准确地反映和弦结构属性及风格特征,又能更方便地解析和声的风格并拓展功能和声的分析范围。这种新的标记体系也代表了新的和声分析方法,对古典、浪漫、民族乐派以及一些20世纪初期的有调性作品的研究会提供极大方便,是对本教材标记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关 键 词:功能和声标记 变和弦 省略音 附加音 外音 

分 类 号:J61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