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江平[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出 处:《理论月刊》2016年第7期27-31,共5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KS15-009);天津师范大学学术创新推进计划项目(52WX1501)
摘 要:马克思的国家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中心研究范式",是还原论,上层建筑被还原为经济基础,国家被还原为市民社会,因而对国家自主性缺乏研究。这种观点将"现代代议制政府的财阀政治的潜能一般化了",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引申出来的那些特征硬塞到前资本主义制度中去了。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自主性有过充分描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尽管国家要受市民社会影响,但由于市民社会的复杂性,国家既是各种利益诉求汇集搏杀的中心,同时国家也以利益冲突的调停者和中间人出现。此外,公共权力的私有化和异化,也使得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民社会的制约。国家自主性的实质是行政权力压倒社会,这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研究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国家之所以能控制社会,是因为国家对暴力的垄断,暴力是国家自主性之源。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