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勇[1] 汪凌骏 张磊[1] 冯煜[1] 张志明[1] 钱明[1] 杨惠林[1] 陈亮[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省苏州市215006

出  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年第B05期39-4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摘  要:背景:对于单节段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且脊髓压迫来自腹侧,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无太大争议。然而,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的选择一直存在分歧。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ACDF)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PCO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资料,其中19例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ACDF组),79例进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PCOL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影像学评估颈椎活动度与颈椎屈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9个月。两组治疗后1周、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同一时间点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ACDF组上肢运动改善率均优于PCOL组(P均〈0.05),PCOL组下肢运动改善率均优于ACDF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DF组前凸角明显改善(户〈0.05),PCOL组治疗后得前凸角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PCOL组末次随访的颈椎活动度改善(P〈0.05)。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相近,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更有利于上肢运动的改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更有利于对下肢运动的改善;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有利于保持颈椎活动度。

关 键 词: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 

分 类 号:R681.55[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