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炎症性肠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海娇 黄瑛[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上海201102

出  处:《中华儿科杂志》2016年第7期543-54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摘  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甚至全消化道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UC)及未定型结肠炎.多达25%的IBD患者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开始发病,而且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增高趋势[1].儿童IBD不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肠道外症状,还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及青春期的延迟[2].尽管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IBD是携带遗传易感基因的宿主在环境因素诱导以及肠道菌群的参与下,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现对儿童IBD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发病机制 儿童期 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 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生长发育迟缓 

分 类 号:R725.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