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诠释路径:建构制度主义V.S.历史制度主义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斯蒂芬.贝尔 滕白莹[2] 孙晨光[3] 

机构地区:[1]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2]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3]香港城市大学亚洲及国际学系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7期77-87,共11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摘  要:理性选择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受到了新近"建构制度主义"学说的批判。这种批判并不意味着建构主义的理论立场能有效地解释制度变迁,因为政治行为体本身受到制度环境的高度制约,所以关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制度变迁解释缺陷的批评被过分夸大,而上述问题可通过适度调整的历史制度主义有效应对。在这种解释框架下,以政治行为体为核心,并吸收建构主义的核心元素,可以更好地诠释变迁过程。本文结合澳大利亚的政治实践,总结了拥有"有限裁量权"的不同政治行为体如何在制度限定下运转,以及变迁过程中制度环境如何塑造政治行为体并对其进行赋权。

关 键 词:制度变迁 制度主义 政治行为 澳大利亚案例 

分 类 号:D035[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