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十力 赵建永(整理/校)[2]
机构地区:[1]不详 [2]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云梦学刊》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Journal of Yunme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11CZJ001);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新领域的开辟--从文化研究到生活哲学”(14YZD-06)
摘 要:整理说明:近年来,笔者于北京大学档案馆发现了一些学者的往来信函,其中有一份档案原题“熊十力请求回南京给北大校长、林伯渠、董必武的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秘藏于不对外开放的校长办公室的专门档案里,故尚未收入《熊十力全集》及其著译目录。经汤一介先生亲自向校方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笔者才有缘得见并复制了该函。全信以身体与治学的关系为主线,反映了作者的独特观察视角和学术成长道路.可视作他的一篇“自传”,对于研究其生平和思想颇具关键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揭示其性情和学问秘密的一把钥匙。如,信中关于他决定晚年定居南方的原委,通过阐发“学”与“思”的关系来谈读书方法和心得,以及他与蔡元培谈关于为学志向的谈话等长期以来罕为人知的往事,皆弥足珍贵。原文由毛笔行楷繁体竖写,共九纸,未分段,亦不用新式标点,只有传统句读。
关 键 词:《熊十力全集》 校长办公室 北大 公函 北京大学 专门档案 对外开放 成长道路
分 类 号:G647.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7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