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庆春[1] 张峰[1] 黄川锋[1] 李永格[1] 夏西超[1]
机构地区:[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南阳473000
出 处:《中国临床研究》2016年第7期954-95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南阳市科技攻关研究项目(2011GG035)
摘 要:目的探讨丁酸钠预处理后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其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联苯双酯组(联苯双酯溶液,剂量为200 mg·kg-1·d-1),丁酸钠低剂量组(丁酸钠溶液300 mg·kg-1·d-1)、中剂量组(丁酸钠溶液600 mg·kg-1·d-1)和高剂量组(丁酸钠溶液1 200 mg·kg-1·d-1),正常组(等容积生理盐水)和模型组(等容积生理盐水)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于给药第8天,除正常组外,各组通过脂多糖建立内毒素肝损伤模型,造模后6 h,处死小鼠取肝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肝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和联苯双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肿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索结构紊乱等肝损伤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丁酸钠各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索结构较正常。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的小鼠肝组织促炎因子INF-α、IFN-γ和抗炎因子IL-4、IL-6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丁醇钠低、中和高剂量组TNF-α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而抗炎因子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P均<0.01),但丁酸钠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丁酸钠可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和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保护内毒素性肝损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6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