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成富[1]
出 处:《外语研究》2016年第3期87-91,共5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法国前殖民地法语文学研究"(编号:16BWW069);国家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优秀成果"文化身份与现当代法国文学"(编号:09BWW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出发,着重对《第一个人》《东道主》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凸现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在文化身份上的困惑和构建,深刻揭示其摇摆立场和包容心态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这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不仅来自其殖民经历,而且跟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不无联系。在《第一个人》中,加缪以自然朴实的文字表述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成功地带给了读者一次精神返乡的巡礼。在《东道主》里,主人公达鲁面对警察交给他的任务,左右为难,既没有勇气站在法国人的一边,也没有勇气走向阿拉伯人的那一边,陷入了文化身份的困惑。表面上,这两部作品分别描绘的是雅克·科尔梅利的寻父历程和小学教员达鲁释放阿拉伯犯人时的心路历程,其实,在其表象的背后,隐约显现的是作者自己,是加缪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