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辉[1,2]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81-186,共6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青海省藏汉汉语教育生态系统研究"(BMA110094)
摘 要:从生态学视阈来看,国民性就是国家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国民"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既反映了国民所处生存环境的状况,也折射出国民对复合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和适应结果。国民性的生成和演化是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等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的作用力持续不断、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影响下实现的。在此作用力下,国民性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重构、稳定、再重构、再稳定的演变范式,并能动地反作用于国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国民性在国民调控国家生态系统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的效力,实现其推动国家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演变。主动改造国民性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推进其正向演变,以实现国家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既是国家生态系统演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发挥其主体性、拓适其复合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