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中的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陕劲松[1] 

机构地区:[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72-75,共4页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历史上的"走西口",是指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陕北地区及冀、鲁、豫等地区的贫苦农民和商人到内蒙古归化城以西地区去谋生或经商的社会活动,又叫"走口外"、"走场子"或"跑口外"。从历史上的情况看,促使山西、陕西等地人们"走西口"的原因有官方的政策性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客观因素。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梦想前仆后继,汉族和蒙古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正是在这种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的。"走西口"的人们作为沟通蒙汉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为"走西口"的苦难历史增添了一道柔和的风景,他们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开发以及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走西口” 民族交流 文化融合 

分 类 号:G03[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