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价值与模式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鹍飞[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3-18,共6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边疆民族宗教问题法律治理研究"(14SFB3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成长机制及其建设模式研究"(15CMZ023)

摘  要:城市民族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民族工作相对应,是指城市中一切涉及民族事务或民族问题的管理活动。我国民族工作具有行政性特点,城市民族工作也逐渐凸显其社会性。根据城市民族工作的行政化和社会化程度的高低进行2×2矩阵分类,将城市民族工作的可能模式分为四类:放任型、管制型、共治型和自治型。"放任型"模式是落后的或衰败的"无为而治"模式,"管制型"模式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发挥功能最大、效果也最好的城市民族工作模式。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已经显露出较多的弊端,不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型。"共治型"模式和"自治型"模式则是我国城市民族工作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和理想目标模式,是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必然,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模式。

关 键 词:民族工作 社会工作 模式 概念 

分 类 号:D6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