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南京!》等纪实影片对公共记忆的激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群英[1] 

机构地区:[1]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16年第10期28-30,共3页Movie Review

摘  要:记忆可分为个体记忆和公共记忆两大类型,前者属于个人或家族的记忆,后者则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并有着地域、文化、组织、阶层、年龄、少数族群和民族等之别.公共记忆是人类学与社会学讨论如何保持人类的集体记忆时提出的一个专有名词,其基本特征就是集体的认同感,这些由当事人和当时器物所形成的记忆之场,表现出它的持久性与可传递性.于是,当由老器物、老场景、老人物、老故事所营建的往事氛围一旦出现,公众记忆之门当即就被打开,悠久的回忆将在心底重温.因此,展览馆的老物件、书本里的记实文字 、档案馆里的旧图片,所有的电子影像,都是承载公共记忆、重构公共记忆的途径.于是,当一些仿真效果极高的历史影片,如《南京!南京!》《一九四二》《活着》等出现时,公共集体记忆马上就被本质性地激活,使当下生活与往事形成了一种厚重而多元的对接.

关 键 词:公共记忆 南京 激活 影片 纪实 集体记忆 个体记忆 社会群体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