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华[1] 肖增明[1] 詹新立[1] 陈前芬[1] 贺茂林[1] 宗少晖[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南宁530021
出 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年第15期1428-1430,共3页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6035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金项目(编号:2015GXNSFBA139167);广西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GXMUYSF201329)
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行后路融合术的26例Lenke 1型AIS患者,其中男5例,女21例。按照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严重程度将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顶椎区椎体残留旋转比率〈70%)15例,B组(顶椎区椎体残留旋转比率〉70%)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Risser征、术前主胸弯Cobb角、主胸弯柔韧度、术前顶椎区椎体旋转角度、术前及术后的顶椎偏移距离和躯干偏移距离、胸椎矢状位Cobb角改善率、主胸弯矫正率以及顶椎区置钉密度。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患者的主胸弯柔韧度、术前顶椎偏移距离、主胸弯矫正率、顶椎区置钉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主胸弯矫正率、顶椎区置钉密度(P〈0.05)。[结论]Lenke 1型AIS患者主胸弯矫正率、顶椎区置钉密度是影响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危险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5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