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弃石”的书写传统及在《红楼梦》中的意蕴呈现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涛[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210023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4期158-181,共24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摘  要:"炼石补天"的神话原型在《红楼梦》中只是一个引子,"弃石"才是"文眼"和"命脉"所在。"弃石"作为"女娲补天"神话的"新生质素",并非完全出于小说家的意构与独创,而是源于古典的诗词传统。"弃石"意象有两层内蕴:其一、"弃石"是志士"不遇"的苦闷象征;其二、"弃石"与《庄子》中的"散木""畸人"意象于内在精神上彼此结缘,诗人们通过对"弃石"意象"怪""蠢""痴"等形态的描写,来反衬那种流于表面的浮华与智巧,以彰显不被世俗主流价值、尘俗物欲所束缚、沾污的"本性真心"。《红楼梦》借助"阴阳二气所赋之人"的形象塑造将"弃石"内蕴的深义显发出来,且感慨愈大,境界更深。

关 键 词:诗词传统 红楼梦 补天神话 弃石 意象 

分 类 号:I207.41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