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142-146,共5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网民集体行动框架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YJC860009);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网民集体行动框架的生成与扩散研究"(项目编号:CSY12070)的研究成果
摘 要:网络模仿是一种文化符号领域的"创新扩散"现象,其"创新"的关键在于发现、凸显和娱乐化地表达了"源文本"的特性,"模仿"并非被动的采纳,而是接力式的文本和意义再创造,其扩散受到技术门槛、参与门槛及语境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网络模仿现象最初表现为一种群体性小众文化,具有爆发性,消退周期短,创新和模仿文本的文化"合法性""兼容性"复杂,并可观察到舆论的反应,其发展方向可能被修正。在冲突性情境中,攻击性的恶搞模仿会遭遇舆论压力、危机公关等阻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