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书法品评理论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池瑜[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书法》2016年第8期196-199,共4页Chinese Calligraph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唐艺术史学史研究>(10YJA7600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汉末魏晋至南朝,人物品藻成为社会一大风尚。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与汉之惟俊伟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1]鲁迅这段话是在该书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的,他指出自汉末以来就开始重视品目,而在魏晋品藻人物得到进一步发展。刘宋时刘义庆作《世说新语》,分三十六门如德行、言语、文学、政事、雅量、品藻、识鉴、巧艺等,共一千一百多则,是志人小说名著。

关 键 词:汉末魏晋 志人小说 人物品藻 《世说新语》 三十六 中说 刘宋 书疏 先汉 书种 

分 类 号:J29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