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昌主
出 处:《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第7期136-136,共1页
摘 要:伪狂犬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对种猪场,除了经济损失外,伪狂犬野毒阳性对于品牌和贸易同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病原体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的猪疱疹病毒I型,可感染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后通常呈现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致死率极高。2流行特点伪狂犬是通过受损黏膜或皮肤而由猪直接传播,所有的哺乳家畜都易感,可引起神经症状,感染处剧烈瘙痒。
关 键 词:伪狂犬病 疱疹病毒科 神经症状 猪繁殖障碍 疱疹病毒亚科 脑脊髓炎 妊娠母猪流产 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 基因缺失疫苗
分 类 号:S858.285.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