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威[1] 李朋[1] 李睿[1] 邹永光[1] 李屏[1] 杨海珍[1] 曾柏华[1]
机构地区:[1]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4321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0期115-117,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应激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以及自主神经对其的影响。方法 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应激组(不给予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组(给予药物干预),各30例,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临床表现。结果与对照组室上性期外收缩(SVPB)(28.5±4.6)个/h、室性期前收缩(SVT)(10.6±3.1)阵/24 h以及室性期前收缩(VBP)(0.7±0.2)个/h相比,应激组(102.5±10.9)个/h、(32.4±6.1)阵/24 h、(10.5±1.8)个/h以及药物干预组(59.7±8.9)个/h、(18.8±4.2)阵/24 h、(4.6±1.2)个/h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干预组相比,应激组SVBP、SVT以及VBP情况较多(P<0.05)。与对照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181.4±20.1)ms及连续窦性R-R差值均方根(rM SSD)(45.8±5.7)ms相比,应激组(113.6±17.3)ms、(24.5±5.8)ms和药物干预组(142.4±15.7)ms、(34.2±4.2)m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干预组相比,应激组SDANN及rM SDD指标明显较低(P<0.05)。结论应激性心律失常患者存在着交感神经兴奋,自主神经活动生理调节能力丧失,进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