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智慧[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8期194-201,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40052)
摘 要:新一轮农村城镇化转型的实践使得原有的村级管理方式转变成社区管理模式。然而这场实践远非社区类型的单一转化,该过程的完善必须依靠多种路径,这些路径即是社区转型动员机制的基础。从制度建立及其分析的角度出发,社区动员中政府主导型的模式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市场化经济的资源配置模式使得我国的社会制度变迁和转型路径带有浓重的效率至上色彩;中国农村土地特别是宅基地流转政策的调整也为城镇化过程注入了"强心剂";社区组织和社区能人的集群效应不断凸显;再加上农民群体在社会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后乡土性"特质,使得我国在现有社会情境下动员大众实现城镇化目标具备了可能性,可以说,制度主义思维中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构成了社会动员系统运作的基础。但城镇化的实质在于人的城镇化,而非物的城镇化,各个基层社区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思考自身是否具备综合协调各种因素的能力,切不可盲目而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