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下、中三叠统颗粒碳酸盐岩类型及储集性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超[1] 肖传桃[1] 肖胜[1] 田宜聪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出  处:《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25期173-174,共2页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基  金: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2009QYXQ09)

摘  要:作为我国的大型油气产区,中上扬子地区的下、中三叠统颗粒碳酸盐岩尤为发育,并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层。凭借碳酸盐岩沉积学、岩石学及成岩作用等理论依据,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背景、野外剖面分析等技术措施,对区内颗粒碳酸盐岩类型及储集性能进行探究。研究表明:依据碳酸盐岩的颗粒类型及成岩特性,划分出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球粒灰岩、核形石灰岩等5种颗粒灰岩及鲕粒白云岩、砂屑云岩、藻类云岩等三种颗粒云岩。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粒间孔次之。储集性能最好的是鲕粒云岩和鲕粒灰岩,是区内主要的储集岩。

关 键 词:中上扬子地区 颗粒碳酸盐岩 岩石类型 储集性能 

分 类 号:P618.130.2[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