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复合物Ⅰ的影响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宇核[1] 万超[1] 王俊华[1] 朱小虎[1] 彭俊良[1] 余新华[1] 邹旭丹[1] 

机构地区:[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442000

出  处:《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592-595,共4页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湖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No.2010Z-B06)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复合物Ⅰ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20只;背部皮下连续注射鱼藤酮28d以制备PD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取风府、太冲给予电针治疗,比较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大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线粒体形态,线粒体复合物Ⅰ的差异。结果:经电针治疗后,治疗组与模型组的行为学评分分别为(6.23±1.09)分和(7.12±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电针治疗后,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大鼠经电针治疗后脑黑质的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电镜下大鼠脑黑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大于治疗组,且部分线粒体中可见重度空泡样改变。结论:电针能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增加大脑黑质区PH阳性细胞数,提高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以及减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

关 键 词:电针治疗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线粒体功能 治疗效果 

分 类 号:R36[医药卫生—病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