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的追寻与彷徨——从1930年代“诗言感觉”说谈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简圣宇[1] 

机构地区:[1]广西艺术学院

出  处:《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14期29-34,共6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新变研究"(项目编号:15XZW0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语境下理解“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需要从中国新诗出现的思想史背景谈起。关于诗歌的本质属性问题,历史上有两个主流说法,一是强调伦理层面的“言志”说,二是着重情感层面的“缘情”说。后来罗小凤教授在进行诗歌理论研究时,挖掘整理出了“诗言感觉”的学说。

关 键 词:诗性 30年代 感觉 彷徨 诗歌理论 “缘情”说 中国语境 中国新诗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