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简圣宇[1]
机构地区:[1]广西艺术学院
出 处:《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14期29-34,共6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新变研究"(项目编号:15XZW0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语境下理解“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需要从中国新诗出现的思想史背景谈起。关于诗歌的本质属性问题,历史上有两个主流说法,一是强调伦理层面的“言志”说,二是着重情感层面的“缘情”说。后来罗小凤教授在进行诗歌理论研究时,挖掘整理出了“诗言感觉”的学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