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波亚[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168-172,共5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征精神与贵州革命老区发展研究"子课题"长征精神与贵州革命老区社会治理研究"(15JJD770033);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哲学思想研究"(GDZT201509)
摘 要:在人成为主体力量的现代社会,红色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形式上的认可和服从。红色文化认同,是指社会群体认可与接受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思想理念和行为约束的内在力量。红色文化认同不只是简单的意识形态观念问题,更多涉及到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问题。红色文化是执政党获取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新进路,反过来政治认同亦有助于红色文化的传习。红色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实质上就是历经认知、理解、信仰红色文化的认同阶段,自愿的、主动的认可接受经由功利的、被动的服从发展而来,红色文化衍变为人们的政治信仰才标志着最后形成。理论研究的不足、虚无主义、空壳化和世俗主义带来的影响,使红色文化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危机。政治人观照下的红色文化认同必须从时间的维度、空间的维度以及超越时空的价值的维度等三个维度来安排和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