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延辉[1] 王红雷[1] 来利红[1] 朱继红[1] 邢适颖[1] 贾静静[1]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洛阳471003
出 处:《中国临床研究》2016年第8期1075-107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基 金: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2QN038)
摘 要:目的探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连续收住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心内科124例非瓣膜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均为首诊房颤,均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有血栓事件的患者为房颤血栓组(34例),而无血栓事件的为对照组(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PAF-AH基因994(G-T)点突变导致的不同基因分型在房颤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携带有突变基因T的基因型(GT+TT)显著存在于房颤血栓组(41.18%vs22.22%,P〈0.01);同时,房颤血栓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vs 11.67%,P〈0.01)。PAF-AH基因基因型频率(OR=2.450,95%CI=1.053-5.701)及等位基因频率(OR=2.524,95%CI=1.237-5.149)与房颤血栓形成均具有相关性。与房颤血栓形成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PAF-AH基因多态性(G-T突变)与房颤血栓形成有关,推测该基因突变是房颤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探究PAF-AH基因与房颤血栓形成间的具体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房颤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关 键 词: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基因多态性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分 类 号:R541.7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