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政府角色的错误期待与矫正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黎黎[1] 

机构地区:[1]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8期56-62,共7页Macroeconomics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年度规划项目(15CFL05);西华大学社科重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10732)的资助

摘  要: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角色存在两种模式: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高调干预"模式和以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为基础的"低调辅助"模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角色是以"低调辅助"模式进行制度设计的,而公众对政府角色的实际期待却是"高调干预"模式。该模式忽略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忽略了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方式的限制,在目前政府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政府的干预策略极为有限、政府的干预成本较大的情况下,此项政府角色期待存在错误性。错误期待的出现,是因为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关系尚未厘清:政府和市场应处于相互平衡、相互促进的状态;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将发生重构行业的实际效果。矫正政府角色的错误期待,应制定符合市场发展特点的法律规范、鼓励自主性的行业自律、加强政府规制策略的宣传。

关 键 词:互联网金融监管 政府角色 公共利益理论 权衡理论 法律理论 

分 类 号:F724.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32.1[政治法律—政治学] D630[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