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批判的根本视阈:人的生存方式——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视阈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宏祥[1] 庞立生[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58-64,共7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问题研究"(编号:12BZX010)

摘  要:对"现代性"问题的探讨往往容易陷入以"宏大叙事"对抗"宏大叙事"而后又导致更为严重的"现代性"问题的窘境,致使探讨常常陷入僵持而难以深入。为避免这种理论偏颇,就必须超越"就事论事"的惯常思维方式而返回到哲学开端,对哲学的根本追问本身进行追问。哲学缘起于人对人与世界的"根本关联"——人的"生存"的"惊异"。人在其"生存"中生成其本质并建构起具有属人意义的"世界"。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就是人的"生存方式"。探索并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视阈,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基础上将"现代性"问题转换成人的"生存方式"问题,以生存论的微观叙事即生存叙事来消解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 键 词:哲学追问 现实生存 现代性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生存方式 

分 类 号:B03[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