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策略研究——以大豆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婧仪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市300074

出  处:《华北金融》2016年第7期15-20,共6页Huabei Finance

摘  要:2003年美国以天气情况为由调整大豆库存,CBOT(芝加哥国际大豆期货)大豆期货价格暴涨,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的驱动下大量采购大豆期货,2004年CBOT大豆期货价格暴跌,大豆危机爆发,国内大豆加工行业全行业亏损,企业无奈违约,放弃签订的高价合同和提前交付的定金,发生"洗船事件"。四大粮商(AB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借此低价收购,参股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趁机获得中国相关行业的定价权。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以单个豆油压榨企业为例,讨论个体如何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方式规避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企业受益不确定的风险,给出一种套期保值的方案,并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出最佳(最小方差)套保比例。本文还将讨论以最佳套保比例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与不进行套期保值和进行1∶1套期保值效果的对比,通过考虑预期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和风险偏好对效用函数值的影响,给出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较为优越的套期保值策略。

关 键 词:大豆危机 套期保值策略 最小方差套保比例 期货空头 

分 类 号:F832[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