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雒鹏翔[1]
机构地区:[1]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8-66,共9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威伯恩是20世纪"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这个时期的写作"共性"是需要有新的结构组织原则来重新结构音乐,此特点在音高组织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众多的作曲家们喜欢使用自己"个性"的结构方法来创作作品。威伯恩1928年所创作的《交响曲》,无论是在作品整体的结构布局方面,还是在局部中对具体的音高、音色和复调技术的运用方面,都能体现出高度"对称"的结构原则,是一部能够反映出威伯恩创作技术与风格特征的有研究价值的力作。以作品的十二音序列技术、复调技术和音色技术运用等视角,来综合、深入地分析音高与音色要素在作品的整体和局部中所体现出的"对称"结构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