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地方经济增长中数量与质量不一致性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保平[1] 张蓓[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5期57-64,共8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15ZDA0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13JBGP014);"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HSSTP201401);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5055)

摘  要:我国地方经济增长普遍存在数量与质量排名不一致现象,且不一致程度相差较大。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其数量与质量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效率差异;不一致程度较高的地方则是由数量与质量的内涵差异及多种不协调机制导致。实现地方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一致性的条件是在完成数量积累基础上,构建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机制和科学的经济结构,协调的经济机制,最终使经济剩余能够增加社会总福利。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实现高水平下一致性增长的路径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不一致程度较高地方的路径则应通过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民生工程,构建创新激励机制等实现体制机制的协调。

关 键 词:地方经济 增长质量 增长数量 一致性 经济结构 供给侧改革 民生工程 

分 类 号:F061.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