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额叶皮层-背侧纹状体神经环路在ATS滥用中的机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焦东亮[1,2] 赵敏[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 [2]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无锡214151

出  处:《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6年第4期341-345,350,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Drug Depend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4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502228);教育部博士点博导类基金项目(20120073110089);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联合攻关项目(2014ZYJB0002);上海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13DZ2260500)

摘  要: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等,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这类毒品的滥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联合国2013年的世界毒品报告[1],大概有0.3到1.3%的世界人口使用ATS。ATS的使用会导致暴力、犯罪行为和艾滋病的流行。

关 键 词:前额叶皮层 背侧纹状体 Γ-氨基丁酸 ATS滥用 

分 类 号:R964[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