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注射西地那非对噪声性聋豚鼠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媛[1] 张淑君[1] 马桂琴[1] 尹桂茹[1] 陆鸿略[1] 刘春丽[1]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出  处:《山东医药》2016年第29期31-33,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5-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对噪声性聋豚鼠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噪声暴露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治疗组及噪声暴露组豚鼠在白噪声暴露1周后分别腹腔注射西地那非10 mg/(kg·d)及生理盐水4 m L/(kg·d),连续给药4周。分别测试噪声暴露前1天、噪声暴露后1、2及4周Ⅰ波潜伏期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噪声暴露后4周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噪声暴露组和治疗组豚鼠体质量在噪声暴露后,给药1、2、4周后均降低(P均<0.05);噪声暴露组比治疗组给药1、2、4周后体质量降低,两组比较,P均<0.05。治疗组豚鼠噪声暴露后,给药1、2、4周后较噪声暴露前其Ⅰ波潜伏期及ABR阈值均呈下降趋势,噪声暴露组豚鼠给药1周后较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呈升高趋势,但在给药2、4周后较给药1周后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噪声暴露组及治疗组在噪声暴露后的各时间ABR阈值升高,Ⅰ波潜伏期延长(P均<0.05);给药后各时间,治疗组与噪声暴露组比较,P均<0.05。扫描电镜显示,噪声暴露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均出现听毛紊乱、融合及缺失;而治疗组耳蜗病变较轻,听毛仅有轻微倒伏、融合现象。结论腹腔注射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能够减轻噪声性聋豚鼠的听功能损害,可能与其降低ABR阈值,缩短噪声引起的Ⅰ波潜伏期有关。

关 键 词:噪声性耳聋 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耳蜗 毛细胞 听功能 豚鼠 

分 类 号:R764.43[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