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惠江[1]
出 处:《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9期1-2,共2页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 &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二十年的票据法研究与票据法修改"(项目编号13AFX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票据法修改方案的设计及其立法理由"(项目编号11YJA820015);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电子支付与票据支付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9SFB2035)成果
摘 要:票据法上的善意取得原理与民法善意取得相同,所以,对票据善意取得要基于民法传统制度去理解。但票据法的理念、制度目标与民法存在区别,票据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对第三人的保护更彻底。与票据善意取得相关的是票据无因性原则,同样是为促进票据流通而设计的保护票据受让人的制度,文章通过对二者的原理分析,认为无因性原则有覆盖善意取得制度的功能,票据法上善意取得制度是多余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7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