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4期54-54,共1页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摘 要:胚柄是前胚胎的一个暂时性的支撑结构,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会因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凋亡。对于胚柄细胞是否具有胚胎发生的潜能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如今,有研究者开创性地将活体体内切割技术与微培养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首次证实了胚柄细胞具有胚胎发生的潜能以及胚体对这一潜能的抑制作用;一旦将胚体移除,此抑制作用就会解除,胚柄细胞即可发育形成新的胚胎。本文从胚柄的形成,胚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胚柄胚胎发育潜能的研究历程方面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2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