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庆廷[1]
出 处:《学习论坛》2016年第9期76-80,共5页Tribune of Study
基 金:中国法学会"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法治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作用研究"(CLS〔2015〕ZDZX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采用了典型情景立法技术,"为他人谋取利益"得以进入立法并成为"收受贿赂型"受贿罪的构成要件。综合考虑文字含义、法条体系以及立法原意,可以发现"为他人谋取利益"实际上是一个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复合体,在立法逻辑、价值评判、司法实践等不同层面遭遇了诸多困境,特别是对于"受感激型贿""受投资型贿""受不谋利型贿"等非典型受贿行为难以纳入打击范畴,无法适应当前严峻的反腐态势。为此,需要对"为他人谋取利益"予以立法改进,即仅保留"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将其由受贿罪"构成要件"转变为"责任要件"。如此改进之后,不仅可以避免前述困境,而且符合受贿罪的设置目的,吻合受贿罪的犯罪本质,契合犯罪既遂理论,避免对同一行为的重复评价,并体现了对古代立法的借鉴与国际通例的接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