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在诊断睾丸附睾肿块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小茹[1] 谌力群[1] 潘海锋[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放射科,广东湛江524000

出  处:《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年第7期61-6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

摘  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睾丸附睾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 6例睾丸附睾肿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 6例睾丸附睾肿块病灶MRI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界清或不清。其中精原细胞瘤5例,以实质性改变为主,病灶内见均匀等T1、T2信号及大小不等片状长T1、T2信号,病灶轻度强化;混合型生殖细胞瘤2例,MRI表现T1 WⅠ、T2 WⅠ呈高混杂低信号;畸胎瘤3例,良性畸胎瘤呈椭圆形,T1 WⅠ、T2 WⅠ呈高混杂低信号及轻度强化,恶性畸胎瘤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内胚窦瘤(卵黄囊瘤)1例,边缘欠规整,T 2 WⅠ高信号及不均匀强化;附睾囊肿及附睾结核各发生1例;非特异性肿块3例。结论M R I的多方位、多序列扫描能清楚显示睾丸附睾病变,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关 键 词:核磁共振成像 睾丸附睾肿块 诊断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