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血浆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郗艳国[1] 李双英[2] 张赛[2] 

机构地区:[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2]武警后勤学院,中国武警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出  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第8期859-86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摘  要: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全世界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美国每年新增超过170万例TBI患者,其中275 000例需住院治疗,死亡患者超过52 000例[1].我国TBI数据库显示,重型TBI患者的病死率为21.8%,重度致残率达49.9%[2].目前,TBI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然而,TBI受伤机制错综复杂,被称为“人体最复杂器官中最复杂的疾病”[3].显而易见,仅仅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是远远不够的.学者们致力于寻找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TBI分子标志物,以期能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本文就近年来TBI相关血浆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 键 词:血浆标志物 颅脑创伤 生物学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 死亡患者 预后评估 临床表现 TBI 

分 类 号:R651.1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