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毕建斌[1] 庞青[1] 王志鑫[1] 王瑞涛[1] 周延岩 刘昊琛 李永寿[2] 王应明[2] 樊海宁[3] 张靖垚[1] 曲凯[1] 董顺斌[1] 刘昌[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710061 [2]解放军第四医院外三科 [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9期629-63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 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6SF-204)
摘 要:肝包虫病是一种牧区高发的寄生虫疾病,分为肝囊型包虫病和肝泡型包虫病。肝泡型包虫病较肝囊型包虫病发病率低,约占肝包虫病的3%~5%。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是我国肝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达5%左右,加之牧区医疗资源不足,严重威胁当地人的健康。患者在感染泡型包虫的早期,由于肝脏的代偿功能,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而被忽略,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部分患者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至晚期则常因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而导致死亡。因此,需要提高包虫病的诊断水平,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