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展骥
机构地区:[1]深圳市太白路019-03邮箱.广东深圳518019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34-38,共5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从来没有人认为真语句 ( P)缺乏语义。按逻辑 ,“非 P”也有语义 ;重言句“P或非P”和矛盾句“P且非 P”也有语义 ;由“自涉”产生的隐蔽矛盾“言尽悖”( Q)也有语义。古哲们从未指 Q缺乏语义以回避矛盾。当然 ,我们可以从 Q本身有无价值 (意义 ) ,说 Q者有无意图、目的 (意义 )等方面来审查它。由于 2 0 0 0多年来“强化谎者”论题未能被消解 ,人们才“特设地”回避、压制或消灭矛盾 ,指它无意义 (大多数论者没有分辨“语义”和“价值”) ,借此消解论题的“矛盾被证”。但是 ,矛盾必有语义 ,矛盾可以保留 ,而悖论性论题犯了“复合命题”谬误。这样就消解了“矛盾被证”,替辩证派和逻辑派评出公道。“意义”也可解作“经验内容”,矛盾句肯定一切事物 ,有太丰富的经验内容 ,自然有语义 ;而重言句虽然有语义 ,但是它空无所指 ,没有肯定任何事物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