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CTA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分支显示的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盛美红[1] 王天乐[1] 龚沈初[1] 何伯圣[1] 王林[1] 唐军华[1] 杨红[1] 何书[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226001

出  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A01期183-184,共2页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 评估肠系膜血管CTA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级数的显示能力,优化并规范肠系膜血管MSCTA后处理方式.方法 收集 2011 年 1 月至2012 年 12 月进行肠系膜血管MSCTA检查正常的患者60例,利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thin-MIP)、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三种方法重建肠系膜上动脉MSCTA 图像,两位经培训的中高级医师独立观察重建后图像,评估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的分级数以及血管显示连续性,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结果 五种后处理方法显示四种动脉分级数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回结肠、中结肠、空回肠动脉分支分级显示不同后处理方法显示均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种方法两两比较显示四种动脉分级数,常规冠状位thin-MIP、斜冠状位MIP 较VR、 MPR更有优势;斜冠状位(平行于回结肠动脉)显示回结肠动脉、斜冠状位(平行于空肠动脉)thin-MIP显示空肠动脉,较常规冠状位有优势,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空肠动脉、中结肠显示分级数较常规冠状位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 键 词:肠系膜血管 MSCTA 显示价值 

分 类 号:R818.85[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