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博文[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5期131-148,共18页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摘 要:晚近我国刑事立法处于"活跃期",从民众到专家学者,均对其施加愈来愈强烈的影响。新近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表明目前我国刑事立法已出现"民意支配"、"风险驱动"与"象征主导"等趋向。而支配三者走向的主导性根源,是"控制论"观念及其所形塑的刑事政策。在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有意识地将上述趋向加以反思,主动比较国外刑事立法的类似情形,保持开放的批判、检视态度,至少在"科学立法"层面具有以下意义:保持刑事立法在法治信仰和与时俱进之间的平衡;为各部门法体系的相关机能、作用提供清晰的划定;在审慎研究刑罚规制机能之余,探寻非刑罚社会治理方法的可能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