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鞠玉梅[1]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出 处:《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5期37-48,共12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论语>英译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西方修辞学视角"(13Y JA 740022)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对《论语》的Arthur Waley译本和刘殿爵译本中评价系统之判断资源进行分析,探索评价之判断资源作为一种语言和超语言资源如何帮助译者再现《论语》的表现修辞功能,以及构建文本中孔子的修辞权威并实现其劝说目的,同时也尝试发现不同译者在评价系统之判断资源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发现,判断资源是帮助译者实现表现修辞语篇的修辞功能并构建修辞人格的重要资源。两种英译文都频繁运用了判断资源,且在大多数判断资源的子范畴种类上无显著差异。判断资源的高频出现形成了语篇的表现修辞特质,构建了孔子充满明智、美德与善意的修辞人格,并由此形成了强大的修辞权威,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