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耀锋[1,2]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南开封456223 [2]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9期127-130,共4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2015年宁夏高校项目"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批准号:NGY201512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民国学者对于六朝诗、唐诗、宋诗艺术特质的分析中蕴含着他们对诗歌艺术嬗变轨迹的认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诗歌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按照民国学者的启示,我们从学理上把整个古代诗歌从时间的纵向维度上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两汉为前古典主义诗歌时期、魏晋经隋唐至宋代为古典主义诗歌时期,元代之后为后古典主义诗歌时期。在古典主义时期,由于诗人文化身份的转向,诗歌发展经历了古诗、诗人之诗、学者之诗这样几个阶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诗歌类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诗歌的意象特点、主体在诗歌中对辞采与才学的偏重等这些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嬗变。民国学者的中国诗史观对于中国诗歌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