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储甲松[1] 张扬[2] 江本利[1] 苏香峰[1] 於春[1] 朱加保[1] 张翼[1]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懈棉花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中国食用菌》2016年第5期86-88,共3页Edible Fungi of China

基  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5A0729)

摘  要:以四川绵阳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羊肚菌菌株S1、S2和从安徽省岳西县采集的野生羊肚菌分离出的菌株A1、A2作为母种,分别制成原种和栽培种,采用不同的栽培场地和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确定菌种的性质、适宜的场地和适宜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原种和栽培种菌丝后期有变浅黄现象者为优质菌种,土壤以泥沙壤最佳,应根据当地的气候采取相应栽培模式。

关 键 词:菌株 母种 原种 栽培种 栽培模式 

分 类 号:S646.7[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