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梅国斌[1] 粟伟峰[1] 杨雨琪[1] 彭心怡[1] 夏智明[1]
机构地区:[1]怀化第一人民医院,湖南418000
出 处:《当代医学》2016年第29期40-41,共2页Contempora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6例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患者均自愿接受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治疗后1、4、8周时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时Scr、BUN、Ccr、24 h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前Scr、BUN、Ccr、24 h尿蛋白分别为(211.37±48.22)μmol/L、(14.48±4.12)mmol/L、(38.65±9.26)m L/min、(885.69±212.34)mg,治疗后12周分别为(215.45±51.62)μmol/L、(14.52±4.20)mmol/L、(38.34±8.93)m L/min、(891.24±205.58)mg。结论采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可获得肾功能的改善,不良反应以发热、瘙痒为主,未见出血、动脉栓塞、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
关 键 词:慢性移植物肾病 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安全性 可行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