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中国政法大学
出 处:《传媒》2016年第18期86-88,共3页Media
基 金:2014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我国网络用户原创视频传播监管创新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创新实践项目“微信朋友圈个人隐私权保护探究”(项目编号:2015SSCX09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微信朋友圈中的隐私信息作为私人生活秘密的一部分,理应受到保护。朋友圈隐私权的保护范畴包括主体主动性的活动不受干扰和安宁权;朋友圈隐私权的侵权主体往往是多重责任人;其侵权过错既有主观过错,也存在客观过错;目前我国仍缺乏对新型网络社区的隐私权保护立法,需通过行政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出台专门法律提高隐私权保护法律的可执行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