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梆锣卷”中的“梆”看康乾年间河南流行的梆子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超[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16年第3期53-55,61,共4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摘  要:《歧路灯》里的"梆锣卷"是"风搅雪"体制,该体制的形成是该期花雅声腔相互依存、同台融合的结果。清代河南地方戏曲声腔经历了"合腔"、"集腔"到"融腔"的过程,形成该期梆子腔"亦梆、亦昆、亦弋、亦柳"的基本样貌,从唱腔形态上看,"梆锣卷"中的"梆"应该是清代流行大江南北的早期梆子腔,而非今天的河南梆子豫剧。

关 键 词:梆锣卷 《缀白裘》 弦索腔 梆子腔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