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辉[1]
出 处:《生产力研究》2016年第9期15-18,63,共5页Productivity Research
基 金:2014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基于隐含碳减排的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与调整研究"(2014B-014)
摘 要:隐含碳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是作为能源消费引发的CO_2排放水平测算问题的一个分支出现的。但随着关于碳排放责任区分的争论与发达国家借助环境保护的名义而采取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隐含碳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当前学术界对隐含碳排放水平和分解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由于理论各异、方法众多,使对于隐含碳的具体认识和深刻理解出现了不少偏差。文章从具体研究方法的特点入手对隐含碳排放水平及分解技术的研究进行相应的综述,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最后在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今后在隐含碳问题的研究上值得进一步关注与发展的方向。
分 类 号:F062.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740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