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与非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黎广平[1] 崔冠宇[2] 吴佳源 韦祎[2] 王莹[1] 吴成爱[1] 田伟[2] 

机构地区:[1]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100035 [2]北京积水潭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6年第32期46-48,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01433);北京市医管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项目(ZL201405)

摘  要:目的比较粘连性与非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48例初次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发现硬膜或神经根与椎间盘组织粘连21例(粘连组)、无粘连27例(非粘连组)。取两组手术切除的突出腰椎间盘组织制作石蜡标本,HE染色观察血管生成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Ig M、Ig G阳性率。结果 HE染色显示:粘连组及非粘连组分别有17例(81.0%)、8例(29.6%)椎间盘组织发现新生血管(P<0.01)。粘连组椎间盘组织镜下观察到的血管以新生血管为主,新生血管附近可见聚集的炎症细胞;非粘连组椎间盘组织镜下观察到的血管明显减少,相对发育成熟,血管附近炎症细胞极少。Masson染色显示:粘连组椎间盘组织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致密,胶原纤维束间出现裂隙;非粘连组椎间盘组织胶原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疏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粘连组和非粘连组椎间盘组织Ig M阳性分别为19例(90.5%)、14例(51.9%),Ig G阳性分别为17例(81.0%)、11例(40.7%),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及Ig M、Ig G沉积均较非粘连性者更明显。

关 键 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 硬膜 粘连 组织病理学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