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睿[1]
出 处:《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88-89,共2页Journal of Liaon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基 金: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聊斋志异>创作心态比较研究"(课题编号:W20133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中都有作品取材于当时流传的前人创作的故事。但是三位作者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再创作。来源相似的"再创作作品"之所以体现出鲜明的作者特色,是由于作者的创作心态不同造成的。从作品的思想深度、情节的丰富程度、人物性格的完善程度分别将《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与《聊斋志异》比较,更能明显地看到创作心态对作品的深刻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